为响应国家及浙江省关于推进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助力中小学教师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10月29日至11月7日,由衢州学院精心打造的《中小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衢州友好饭店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60余名中小学教师聚一堂,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案例研讨等多元形式,解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密码。
本次培训聚焦中小学教师在 GenAI 教学应用中存在的技术认知不足、教学融合不深、伦理安全意识薄弱等核心问题,以针对性、实操性、创新性 为设计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旨在帮助中小学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桎梏,熟练运用 GenAI 工具优化教学流程,真正实现愿用、敢用、会用、用好的培训目标。
从课程设置到实施落地,该项目紧密契合我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课程模块设计既覆盖 GenAI 理论基础与工具操作,又深入教学实践、评价革新、学校治理等场景,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的完整闭环。培训课程紧扣中小学教学实际需求,六大核心模块既有前沿理论引领,更重实践能力锤炼。浙江师范大学的毛刚老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研究”为主题,深入剖析 GenAI 如何助力教育研究选题、教育问题提出、研究设计方法、数据分析处理和论文写作;衢州市教研室的王芳老师通过案例教学,指导教师运用 GenAI 重塑“教学评”三闭环,精准解构教材重难点,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衢州学院的王希老师聚焦教学资源开发,详解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素材的生成技巧。此外,“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学方式创新”“国内 GenAI 工具应用实践” 等专题讲座,让参训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拓宽视野、启发思路。
“这是我近年参加过最解渴的培训!以前面对 DeepSeek、豆包这些工具,要么不敢用,要么只会简单搜索,现在不仅能熟练用GenAI 生成课件、智能批改作业,还学会了用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真正感受到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 来自丽水的项老师在结业仪式上感慨。此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参训教师的 GenAI 应用技能与教学创新能力,为GenAI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该主题培训已顺利实施三期,下一步,衢州学院将积极响应《浙江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导意见》《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等文件精神,持续跟踪中小学教学实践需求,收集教师教学GenAI应用反馈,不断迭代培训课程,助力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共同构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基础教育新生态。